大唐之千古帝王 第805章

作者:贪玩蓝月

这和打高昌国完全不一样,吐蕃和高昌国压根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就好比以后世天朝的国力,说要打一个第三世界小国家,如果有必要的话那就可以直接开打,因为以大国之力就算将其灭国都不费吹灰之力。

然而如果对手换成了米国等老牌强国,那一旦打起来天朝也会特别的不好受,最后无论结局输赢,天朝都必然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即使最后打赢了,那也是惨痛的胜利,这个道理放在大唐身上是一样的。

想与吐蕃全面开战的话,需要耗费的资源乃是天文数字,一个搞不好大唐国内的稳定架构就会开始崩溃!

并且还有一个问题,有很多武将都意识到了。

“这可不妙啊……在兵力上是被吐蕃抢占了先机!”

李靖最先想到了这一点,不管是吐蕃还是大唐,所拥有的兵力都肯定不止二十万,因此一旦全面开战后,这场战争打到最后就会变成增兵大战。

虽然不是很形象,但这有点类似于回合制的游戏,大家都是看当前战况来你增一轮兵我再增一轮兵。

不然的话如果一次性调集太大量的兵力去前线,那么绝对会导致国内空虚,这个时候很可能被其他国家趁虚而入,搞不好还有可能政权不稳,没人会冒这种险。

在这种前提和情况之下,唐朝已经错失了一次增兵机会,因为先前的增援人数出现了极其错误的判断,这就导致大唐在这个回合制的拉锯战之中错失了先手机会!

再往后的话,双方无论如何增兵,吐蕃基本上都永远可以横压大唐一头!.

第779章 太子出征!

在这种种不利因素之下,每个人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迟迟无法出声。

看目前的情况,几乎百分百确定是要继续带兵支援,可这样做就如同是把自己主动的陷入到泥潭之中,而且还是与吐蕃那旷日持久战争的巨大泥潭!

这不仅意味着可能要长期离开长安这个政治权利中心,还意味着肩负重担,一旦输了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望着沉默一片的太极宫,李世民眉头紧锁。

在他正准备要直接开口点兵点将时,李祐淡然的声音响了起来。

“父皇,方才儿臣说过愿意主动承担收拾首尾的责任,不若就由儿臣领兵前去支援松州吧。”

李世民闻言身体一震,断然拒绝道:“不行!”

“为何不行?”

没等李世民回答,魏征就已经说道:“太子殿下,您如今已是大唐皇储,背负的是大唐的将来,又如何能把自己置身于险境之中?”

“孤如何不能?”李祐淡淡的反问道,“父皇在登基之前,不也是亲自上战场南征北战吗?”

“况且,就算是在登基之后,历史上亲自前往前线指挥作战的皇帝也不是没有!”

李祐一下子将魏征堵得说不出话,也同样堵住了李世民的嘴,毕竟李祐都拿李世民来举例了,李世民总不能自己反驳自己吧?

想了一下后,李世民暂时推脱道:“目前都还未决定是否真的要和吐蕃全面开战呢……”

“要打,当然要打!”

李祐却以斩钉截铁的话语,直接回答了李世民。

“吐蕃都已经骑到脸上了,这个时候还能忍着不打,那何时才打?大唐的国威何在?周边国家又会怎么看待我们?他们会不会觉得,其实大唐就是个可以随意欺辱的国家!?”

李祐环视周围一圈,像是在说明,又像是在质问群臣百官们。

凡是被李祐的目光扫过的文臣武将们,都同样被点燃了心中的火光。

的确事实正如太子殿下所说的那样,都已经被吐蕃欺负到这种程度了,那还不反击的话,他们作为大唐朝臣就第一个感觉丢脸!

“当然,国家尊严和面子问题都只是一方面,如果单纯以此来做出重大决策的话,未免还是有些草率。”

李祐顿了顿,又说道:“因此,孤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吐蕃现在正处于极速上升期,吐蕃国内又局势不稳,此时正是剿灭吐蕃的最好时机!”

“不,应该说此刻再不打吐蕃的话,那就来不及了!等到吐蕃稳定了国内局势之后,势力会更加发展膨胀,对于大唐的威胁也是直线上升!”

当李祐说完之后,太极宫之中的每一个人,尽皆是面露深思之色。

因为李祐的这个理由确实是非常的有说服力,首先是吐蕃正在快速的成长,虽说目前还不如大唐,但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

光是在快速上升期,都是足以和大唐并称欧亚三大强国的级别了,实在难以想象未来将会发展到何等棘手的地步!

因此正如李祐所说,现在还不趁着吐蕃没成长完全时灭掉吐蕃,那就来不及了。

而其次的原因,则是当前吐蕃的国内乱成一锅粥,说明吐蕃实则后方混乱,那这正是攻打吐蕃的大好机会啊!

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松州吃瘪了之后,吐蕃的大臣们才不惜以死相逼松赞干布放弃战争,回来处理国内的问题。

李祐之所以这么坚决,正是因为李祐知道,放任吐蕃不管的话,吐蕃将成长为大唐日后两百年里持续不断的最大敌人!

那么这种早就清楚了的威胁,当然需要早日灭掉。

“太子所言不错……”

李世民也是被李祐给说服了,感觉这一战真的是无法避免,并且越早打起来就越好。

并且李世民还从他自己的误判上,看到了另外一点——既然松赞干布敢在吐蕃后方还混乱不堪的时候,都真的带出来二十万人马进攻大唐,就说明松赞干布已经是有着孤注一掷的决意了!

面对着强盛的吐蕃帝国的全力进攻,大唐若是还不打起精神来应对,那怕是要损失惨重。

同样的,李祐也是因为感受到了松赞干布的这股决心,才觉得像原本历史上那样八位大臣的死亡强迫松赞干布回去的事情并不会发生。730

可以说,现如今李世民和李祐还有满朝文武,都达成了统一的意见,遗留下来的唯一问题便是……真的要让太子亲自出征吗?

“这里面的风险也太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