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梦逸尘
美人在侧,如诗如画,苏铭的心不争气的跳得更快,他面色不改,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今天只是一个开端,虽然上次李嗣源的计划提前被泄露,但他筹谋这么久,好不容易能找到一个对付我的机会,绝不会轻易放弃。”
“选秀的规模扩大,意味着麻烦越多,漏洞越大,一旦处理不好,被李嗣源找到可乘之机,那就麻烦了。”
女帝的神色也变得端庄凝重,点点头说道,“是啊,将联姻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天下, 北地中原的世家,南方的诸侯节度使,他们都是可以拉拢合作之人。”
“如果能与他们联姻,加深联系自然是好事,可如果朝廷不能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肯定会让他们心生怨怼。”
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政治老手,指望他们不被私人感情左右,不顾全局利益,就连李嗣源有时候都一样,女帝身为女子,身居高位,内心情感细腻,所以对这些很敏感。
在某种意义上,不患寡而患不均才是常态,不可能娶了这个诸侯的女儿,不娶那个诸侯的女儿,不能搞特殊对待。
要么不要,要么全都要。
苏铭皱着眉头,突然想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算不算是提前筛选,你不送女儿入宫,是不是看不起我老李?是不是想找打?
以后平了你,先给你定罪,再砍你全家,连一个女儿都舍不得,后宫没人给你求情,活该被砍。
换一角度看,又是不一样了,果然,万事都分两面,如果那些诸侯拒绝联姻,就代表他们被李嗣源拉拢,或者对苏铭这个天子有敌意。
即便是墙头草,也不会这样直白,即便是舍不得自己的亲生女儿,总能认义女,方法有很多,苏铭要的是一个态度,而那些诸侯也需要朝廷的态度,双方是相互的。
就跟男女朋友谈恋爱一样,双方互相筛选,外貌,财富,性格,至于人品好坏,则不在考量范围之内。
“那就只能拜托你多看着礼部和户部遴选的名单,尽量不要疏漏,我也会让我手下的人配合你调查,免得发生意外。”沉思片刻,苏铭郑重的嘱托。
现在在朝堂上,他能信的也只有女帝了。
女帝眸光闪烁,问道,“你说的人是指玄冥教?”
苏铭点头,“嗯,现在玄冥教的探子分散到天下各地,我会让孟婆跟你联系,有什么事,你直接问她,防止被李嗣源的人暗中做手脚。”
她面上露出玩味的笑容,打趣道,“听说孟婆是不良人,你就这么放心她?继续让她掌控玄冥教?”
苏铭笑了笑,一脸坦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点道理我还明白,孟婆是不良人不假,但并不妨碍我用她,就算她一面忠于我,一面向袁天罡汇报情报,我一样会用她。”
“一个大天位级别的高手不可多得,不良人又是精于此道,论起情报搜寻,渗透卧底,这天下有哪个组织比得上不良人?”
听到这番话,女帝默然点头,这才是为人主者该有的风格,忠也好,奸也罢,用人不拘一格,不论人品,唯才是举,唯忠可用才是真正的用人之道。
忠心更在才能之前,再有才能,如果在手下当二五仔,便不再有利用价值,必然是除之而后快,不然留着过年?
项羽就是没明白这点,所以身边的人死的死,跑的跑,落得乌江自刎。
女帝当即答应下来,随后疑惑地问道,“好,这件事我会替你盯着。不过,你是不是又想做其他的事?”
苏铭没有否认,干脆的承认了,“果然瞒不过你啊。”
“选秀这件事就算是我亲自盯着,也无济于事,毕竟我是天子,哪能亲自下场,最多在最后名额汇总的时候把把关。”
“选秀要经历数月,这么长时间,我可不愿意继续泡在集贤殿看书。”
第107章 考验皇帝
女帝从软榻上站起来,舒展着纤细的腰肢,将头上的官帽取下,如瀑青丝倾泻而下,美艳绝伦,“所以,你接下来打算准备科举?”
嘶!
你拿这个来考验皇帝?哪个皇帝经不起这样的考验?
苏铭眼皮一跳,看了两眼便迅速挪开目光,神色没有丝毫波动,“科举之事,年前就能定好了章程,我会在朝堂上亲手推动此事,预先定下日期,再昭告天下。”
“新朝开元,是为招贤,也是为了笼络人心,我们手下的人太少,根本不够用,只有掌控了朝堂的权力才能整军备战,厉兵秣马。”
想要一统天下,没有一支属于朝廷的兵马不可能做到,在这个时代,唯有军队才是硬道理,其他的节度使藩镇不会乖乖把自己的兵权奉上,所以他必须趁早谋划。
趁着天下战事消弭,朝廷尚有余威的情况下做更多的准备。
一旦各地的节度使混战,朝廷这面大旗就不管用了,藩镇割据混战,都是利益之争,不会因为朝廷使者出面调停就停止战争,因为朝廷有的仅仅只是大义,而无威慑力。
藩镇们都是骄兵悍将,畏威而不畏得,只有朝廷的实力强大,说出去的话才会管用,才有分量,现在的朝廷是靠着正统的大旗和李嗣源的兵马再支撑。
如果李嗣源抽身而退,回到太原当他的节度使,朝廷就只剩下一块招牌,甚至威信还不如以前被覆灭的朝廷。
女帝伸手撩了撩耳边垂落的发丝,柔声道,“我会在朝堂上全力支持你,只是我们对吏部的影响力有限,想做成这件事,恐怕很难。”
苏铭叹了口气道,“再难也要做,即便是强行推动此事,我也一定要做,时间拖得越长越容易生出变数。”
实际上,是因为苏铭猜测袁天罡留给他的时间恐怕不多了。
李星云是真正的大唐嫡脉,他能给自己机会,为何不能再给李星云一个机会?就算是逼,他也会逼李星云走上与自己相同的道路。
他必须早做准备,做好掀棋盘的准备,大不了让这大唐朝廷为自己陪葬,废掉李星云正统的身份,毁掉这个身份的名声,让李星云这个名字被世人唾弃,遗臭万年。
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走这一步。
虽不知道他有什么难言之隐,但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女帝也唯有支持他,自己已经将全部的希望放在了他身上,现在只能走下去,不让自己后悔。
“嗯,我会帮你。”
苏铭看了女帝半晌,无声的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
中书省。
李存礼坐在案前处理公文,忽然门外有人走进来,将公文递到桌上,“李大人,这份公文,麻烦您批一下,这是晋王亲自交代在下要办的。”
李存礼没有理他,而是等到手里的公文处理完,才不慌不忙的抬起头,“你是何人?不知道中书省的规矩吗?”
眼前之人面色铁青,瞪着李存礼,“李大人,这是晋王交办的事,别忘了,你当初可是在晋王手下办事,怎么到了中书省,就不念旧情了?”
李存礼冷冷一笑, 拿起桌上的公文,看都没看一眼就甩到他脸上,“拿晋王来压我,你有资格吗?有本事让晋王亲自来,不然这份公文,我绝不会批。”
“啪!”
轻飘飘的公文在李存礼手上灌注了巧劲,在他脸上留下一道红印。
“敢不把晋王放在眼里,李存礼,你有胆!”他捡起地上的公文,撂下一句狠话便灰溜溜离开了。
在场的其他官员看到这一幕,神色变得复杂,互相对视一眼,他这是与晋王撕破脸了?
李存礼之前是李嗣源的人,所以在中书省一直都被隐隐排斥,今天整这么一出,倒是让其他人感到意外,在朝中,恐怕没人敢这么不给李嗣源面子。
即便是天子,岐王与李嗣源不对付,表面上也保持着一团和气,这样被打脸,恐怕还是头一个。
这件事在朝廷衙门迅速扩散,很快就传到了李嗣源耳中。
晋王府,御花园。
李嗣源坐在凉亭水榭之中,正站在栏杆边观赏水里的锦鲤,锦鲤身上鳞片十分美丽,在阳光照射下泛着光泽,美不胜收。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李嗣源将手里的鱼饵洒下,刚刚还在舒展身姿的锦鲤顿时冲到水面,大口大口抢夺着鱼食,与周围普通的鱼群并无两样。
看着正在贪婪抢夺鱼食的锦鲤,李嗣源眼里闪过一丝冷笑,天子,这份大礼你应该已经收到了吧。
不错,这场戏是李嗣源自导自演,故意演给苏铭看的。
李存礼卧底之事进展缓慢,得不到苏铭的信任,虽然贵为中书省二把手,但在中书省接触不到朝廷最核心的公文,被岐王手下的人排挤。
为了尽快让李存礼为天子所用,他不得不亲自上场,演起了双簧,让朝臣们以为他和李存礼撕破脸,再无情分。
有这样一份“投名状”,天子就算是防范他,也不会像之前那样不信任。
他将手中的鱼食尽数丢入水中,头也不回的离开此处。
李存礼,你可千万不要让为兄失望啊。
……
千秋殿。
苏铭得知中书省发生的事,面上顿时浮现出奇怪的神色,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李嗣源这招,摆明是做给他看的,但问题是,李存礼早就投靠于他,这苦肉计早在一开始就没用,现在是李存礼在李嗣源那卧底,而这家伙还傻乎乎的演戏。
真是难为李存礼了,想必他演戏演得很辛苦吧。
想到这,苏铭内心很是愉悦,将李嗣源当成猴耍,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他嘴角勾起淡淡的笑容,既然,这场戏你想演,那我就陪你演下去!
翌日,李存礼升任中书省左侍郎,为朝廷正三品大员,算是步入了朝廷最核心的圈子。在唐朝,以左为尊,中书省置左右侍郎,虽然品级同样,但在中书省吗,左侍郎的话语权仅次于中书令。
第108章 先斩老东家
在升任中书省左侍郎之后,李存礼在中书省中权利更大,岐王一系的官员不再排斥他,使得他在中书省里更加如鱼得水,办事效率更高。
同时,在朝堂上,李存礼已经在明面上和李嗣源撕破了脸皮,即便是岐王在明面上也没有对李嗣源如此不客气,此举无疑是坐实了他的投靠之名。
令群臣心中惊惧不已,他们没想到,不仅岐王投靠了天子,就连昔日晋王的心腹薛王都投靠了天子,短短一年之内,天子已经在朝堂立稳了脚跟,已经能与李嗣源分庭抗礼。
想到天子初登基之时,手上无一人可用,在朝堂独木难支的场景,百官心中更是震撼莫名,天子,实在是深不可测!
李存礼身份的坦白,让朝局发生了新的变动。
无论是岐王党还是晋王党都产生了细微的变化,薛王的倒戈,令晋王党军心涣散,底层的官员惶惶莫名,中层官员尚能沉住气,但高层官员却是坐不住了。
在消息传出之后,他们更是齐上晋王府,要商量对策。
但晋王府大门紧闭,李嗣源,谁也不见!包括任圜与安重诲这两个知情人士。做戏,就要做全套,李嗣源相信,天子绝不会放过这次整顿朝堂的机会,李存礼在他手中是刀,在天子手上一样是刀。
这无关身份地位,只因时局如此。
果然,如他所料一般,李存礼升任中书省左侍郎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弹劾李嗣源所在一系的官员,他的矛头尽数对准了吏部。
上岸第一剑,先斩老东家。
李存礼并非是无故放矢,而是在掌握了大量确凿证据之后在动手,之所以不对其他部门开刀,是因为吏部关乎苏铭接下来的科举大计,如果被李嗣源干扰,恐怕好事也变成了坏事,必须得有可靠的官员主持,才能尽量保证这次科举不会成为笑话。
天子诏令既出,传遍中原,来自天南海北的士子读书人陆续朝洛阳赶来,这是读书人的一场盛宴,虽然不能保证能科筛选出真正的经世之才,但好歹也能先把朝廷的制度完善,将那些尸餐素位的官员换掉。
此举更是让李存礼被晋王一系的官员敌视,一连数天,李嗣源上朝的时候都是面色阴沉,一语不发,似乎对李存礼很是忌惮,仿佛他手上掌握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令他不敢轻举妄动。
李嗣源都没冒头,他手下的官员更不敢自作主张,毕竟朝堂上像杜子明那样的愣头青实在是太少了,现在他还在边境之地做徭役,恐怕这辈子都没法回到洛阳。
前车之鉴在此,在李嗣源没表明本意之前,下面的官员不敢妄加揣测他的心思,如果猜对了还好,要是猜错了……
一时间,李存礼在朝堂上大肆弹劾礼部官员,李嗣源手下的官员愣是没敢反击,只能一味的招架,但他不是闻风弹劾,而是有真凭实据在手。
在铁证如山面前,再犀利的言辞也显得苍白无力。
更何况,李存礼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背后还站着岐王和天子,本来李存礼背叛已经让他们人心浮动,现在晋王又不表态,任凭他们弹劾。
这让百官更摸不着头脑,晋王到底是怎么了?
短短几天的时间,吏部被肃清了一大批官员,中书省的官员下放吏部,直接空降,自成一系,虽说没有完全掌控吏部,但也有了不少的话语权。
而且,吏部之中,并不都是李嗣源的人,其中更多的是李存勖时期遗留的官员,算是李存勖的死忠,但也不跟李嗣源作对,这些人在朝堂算是中立一派。
上一篇:斗罗:这个唐三不一样
下一篇:武魂:一条品红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