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到厨神才算开始 第145章

作者:千回转

  魏雪琳点头道:

  “3D打印技术我们都听说过,但食品3D打印机这种科技设备,通过这次的节目,想必许多观众是第一次看见实物。”

  这话,引得电视或其它设备屏幕前的观众们点头认同。

  对于3D打印食品,绝大多数民众,是只闻其名,不见其物。

  刘恒、刘柏这两个刘氏大佬,相视一眼。

  刘柏这刘氏中青年领军人开口说:

  “汐见教授,不如借这个机会,给收看这档节目的观众们,详细介绍一下您的3D打印美食学?”

  汐见润没拒绝,慢条斯理地道:

  “我的3D打印美食学,其实就是广义的3D打印美食知识。

  可以分为发展历程、工作原理、使用材料、应用场景和优点缺点这些视角来概述。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3D打印技术就已经扩展到食品加工领域。

  2016年,全球第一家3D打印餐厅在荷兰开业,餐厅从家具、餐具、装饰到实物,都由3D打印而成。

  发展至今,诸国先后研制出了许多工业级或桌面级的食品3D打印机。

  这些器材的工作原理,和传统的Fdm3D打印技术是相同的。

  只不过是把耗材换为食材,再对3D打印机的挤出系统做了升级改造。

  因此,一台食品3D打印机,便包括了打印系统、操作控制平台和食品安全注射器这三大部分……”

  汐见润尽可能挑大白话,将食品3D打印技术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

  她不愧拥有远月教授头衔,当着节目镜头授课,观众们不觉得丝毫厌烦,尤为津津有味听着。

  “而我要澄清的一点是,3D打印机并不会直接烹饪煮熟食物。”

  “给3D打印机灌注的食材,要么是已经煮熟的,可以直接食用的,要么就是3D打印完成之后,再用外部烤箱或其它炊具进行烹煮。”

  这一点,倒是观众没想到的。

  原来食品3D打印机只负责“雕花”、“搭建模型”,不负责烹饪环节吗?

  “那看来就算使用食品3D打印机了,火候仍是不可缺少的功底呀!”

  7号厨房里,杨金莉竖起耳朵,这会表示学到了喃喃着。

  夏安则在拉制黑色的手工面条。

  闻言,笑了笑:

  “火候当然很重要。”

  他有圆满的面点技巧,此时倒可以一边从容拉制黑色墨鱼汁面,一边瞥看几眼转播,现场收听着汐见润的3D打印美食学讲课。

  只听汐见润继续说:

  “至于食品3D打印机所需的‘耗材’,我的总结就是——任何处于糊状或半液体状态的食材!”

  “比如,蔬菜泥、水果泥等等。”

  “近些年,美利坚美食界不是流行植物人造肉吗?”

  “食品3D打印机就可以用菌蛋白、豆类蛋白等材料来制作人造肉!”

  听到这。

  菊下楼内部二楼看台。

  项世麟对上伍竹投来的惊诧目光,耸肩道:

  “我可以证明,鹰酱美食界的确在大搞啥植物人造肉。”

  京妮娜语气冷然,颇为不屑:

  “人造肉这种概念,不过是吹嘘吹捧出来的,哄骗一下无知的老美罢了。”

  “明明就有肉,不缺肉,为何要买价格更为昂贵的人造肉?脑袋秀逗了才会被那群所谓的精英厨师骗。”

  项世麟大为赞同,吐槽道:

  “那些所谓的精英厨师,也肯定不会吃这种人造肉,给他们一百次,都会无脑选择吃幻想肉类食材!”

  主演播厅。

  听完汐见润的3D打印美食学授课。

  池啸白啧啧有声:

  “汐见教授,你还没说3D打印美食的优缺点吧?”

  他抬手一指洁白餐盘上的橙黄色喷绘太空飞船。

  显然,汐见润这么从容的长篇大论授课,是完全不担心她的菜品会凉掉。

  汐见润:“优点,即是化简为繁,量身定做。”

  “哦,怎么说?”池啸白很感兴趣。

  魏雪琳和刘氏两位大佬,也有明显的兴致表现。

  对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老牌名宿来说。

  3D打印美食学,显然也并不在他们精通的菜品领域,甚至此前都不算熟知的。

  抓住这个机会狠狠薅一把远月教授的知识羊毛,倒也算不错的。

  “量身定做,就是3D打印食物可以做到精准无比的,控制每餐的营养、维生素、卡路里热量。”

  “甚至打印出不同口感、质地和口味的定制美食!”

  “而化简为繁……”

  “事先说明,我对食品雕刻学,食雕术,一贯保持着尊敬和尊重,但我觉得在新时代的科技加持下,回头用大量时间,以纯手工雕凿食品形状就显得效率太低下了!”

  “如果运用3D打印美食学,便可以创建任何复杂的形状与模型,并且可以批量制作出无数一模一样的食物!”

  这段话。

  让许多现场观众表情微妙。

  甚至就连在座的五位嘉宾,目光都下意识地投向了夏安所在的7号厨房。

  因为,人们对于夏安在开场前半小时的手工美食雕刻,记忆颇深。

  夏安自己遗憾时间只够雕刻出两只“羽翼”。

  观众们何尝不也遗憾满满呢。

  没能看见夏安把这一对“羽翼”安插在某只雕刻神鸟上。

  所以,不管汐见润有意无意,她这段话,就相当于隔空针对到了夏安和食雕术。

  3D打印美食学,是高大上的概念,有科技设备加持。

  食雕术,手工美食雕刻。

  则俨然是落后生产力的典型了。

  两者对比。

  食雕术的技艺显得复杂,需要长年的锻炼和苦修,几十年的老师傅都不敢说在雕刻大型模型时不会出现刀法上的失误。

  而且,老师傅也是人,人就有状态的起伏,因此每次雕凿出来的同一种美食模型,质量上也会有所差距!

  但食品3D打印机呢?

  创建模型后,再加上详细的“耗材”食谱。

  便可以实现永动机般的大复制之术!

  主视角并不在夏安这,因而,只有经纪人杨金莉听到了,夏安嘴中低语着对这波“插曲”的回应:

  “何谓手作,手工?”

  “仅仅是迷恋用双手造物的感觉?”

  “我始终觉得,和机器批量生产的流水线产物比较,纯手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更有味道,可以去冲击精气神的更高层面……”

  当然,这些话,只有夏安和他身旁的杨金莉可以听到。

  夏安并不想嘴炮,没这必要。

  学到完整的【周氏食雕术】,这是一门金色绝技。

  并且多多氪金加点。

  把绝技掌握度提升上来。

  夏安会用自己的双手,告诉看客们,手作出来的美食雕刻,可以赋予灵魂,蕴含生命。

  演播厅,授课还在继续着。

  “那汐见教授,3D打印美食学的缺点呢?”

  “缺点就是,机器始终就是机器,它丧失了人的‘温度’。”

  “而细致的3D模型起码要花一个小时左右来层层打印,耗时很长,会让食客们等待很久,所以会在商业化方面受到一定削弱……”

  更细节的东西,汐见润没必要讲。

  这只是一堂公众扫盲课。

  举个例子。

  在食材准备上,学问还很深呢。

  要是以为仅仅将食材打碎为泥,打为果汁,就可以直接灌注到3D打印机里,那就大错特错了,一定无法制作九颗星乃至接近特级的3D打印菜品!

  “那么——”

  “课堂结束——”

  “请几位评审,品鉴我的3D打印美食学!”

  汐见润认真地说。

  评审们没再多磨蹭,手握汐见润配备在餐盘上的一副刀叉。

16925